冬雨連綿的猴硐,在人煙罕罕的平日更顯清冷,寂寥而懷舊。
一身深藍的貓東家,衣領上繡著「Chelsea」的印記( 切爾西為英國超級盃聯賽隊伍 ),他想傳達心中的信仰,在「有一種驕傲叫做『切爾西』」的時代,將會有「一種信念叫『墨羽』」。
貓東家是一位優秀的焙茶師,「墨羽」則是集合著「焙茶技藝」與「書法藝術」的文創代名詞。
他希望那來自合歡山原鄉賽德克族部落的茶香與攸遠的中華墨流,能在古樸的猴硐小鎮開出欣美的花朵。
「貓村食玩」是一棟熟齡三十的老房子,原歸鐵路局所有,前身作為宿舍或倉儲之用,
紅磚之外的木造裝設,皆由食玩的主人一手打造後加上去的,廚房和閣樓上的大小臥房都是。
貓東家選在這兒落腳,他將在這裡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茶館,作為他的夢想驛站。
˙
約好的木工師傅風塵僕僕從台中北上,身手老道的在分界線上拉出一條皮尺鐵線,
將深長的水泥粉光地面一分為二,側邊仍留一道互通的門徑。
從今爾後,茶坊與食玩以芳鄰互稱,各據一道進出的大門,
食玩的門庭面向月台,貓茶坊的窗外是油綠的草坪。
˙
鋸木台已在門庭就好定位,連接釘槍的孔Play剎(壓縮機,Gas compressor)窩在角落,
轟隆隆的精神答數,像雨的節奏。
木板覆蓋了褪了色的老牆的斑駁,如廁間成了神隱的密室。
收整從天而降如萬國旗的許願瓶,木造橫樑與天窗得以明朗展現它的年歲,既古樸又滄桑。
在貓茶坊與食玩之間築起了一道牆,兩半是截然不同的風景,隔牆仍有貓耳朵。
入夜,雨未曾停歇,水泥粉光地面仍是一片狼籍,
花形風車吹動工班師傅補給拿鐵後的身影。
˙
塗上向陽的眼線和淡淡胭脂口紅,她有她的恣意。
等待
陽光煦煦的那一天
溫了茶香開出了花
貓叼走了那片茶葉子
呆坐著看雲